為紀念近現代詩人徐玉諾,弘揚其憂國憂民之精神,12月20日,由平頂山學院教務處和平頂山市徐玉諾文化研究會聯合主辦、平頂山學院文學院承辦的平頂山學院第一屆徐玉諾文化節·“玉諾杯”詩歌朗誦比賽在平頂山學院圖書館T610演播廳舉行。河南省詩歌學會為本次比賽發來賀電。全校師生100多人到場觀看。
經過選拔,進入決賽的22名(組)選手朗誦了徐玉諾的《灰色人》《火災》《魂底平安》《死的斑點》《人的世界》《淚膜》《母親》《迷》等作品,同時,還朗誦了當代詩人萍子的《致詩人徐玉諾》、吳元成的《徐玉諾故里行》、鄭萬鵬的《徐玉諾》這三首詩歌作品。比賽現場,選手們或一個人獨誦或三五個人合誦,他們用深情去體味,用聲音來演繹徐玉諾的作品。獨誦者時而低沉哀婉、時而高亢有力的聲音、飽蘸感情的表演贏得觀眾的陣陣掌聲。合誦小組成員分工明確,配合巧妙,時而表現意氣風發,時而呈現悲痛欲絕,那抑揚頓挫的聲音和惟妙惟肖的表演似乎把觀眾帶回到了那民不聊生的過往歲月。
選手朗誦完畢,評委做了精彩點評。詩人森子說道:“徐玉諾的詩句之所以流傳百年不朽,是因為在那樣悲哀傷痛、兵荒馬亂的年代,詩人在用生命寫詩。流水無情落花有意,詩人內心的情感是永存的,也就是這樣炙熱的永恒的情感打動著世世代代的讀者。”婁艷閣老師從詩歌情感的表達到舞臺藝術技巧的運用都提出了專業建議。鄭黎陽老師指出,詩人用生命寫詩,朗誦者也應該用生命去朗誦。他提醒大家,細節決定成敗,詩歌朗誦一定要注重詩的情感與節奏。
來自外國語學院的王艷、文學院的閆曉雯、文學院的商旭曼組(五人)、新聞與傳播學院的王天馳獲得本次比賽一等獎,其余選手分獲二、三等獎以及優秀獎。
平頂山學院第一屆徐玉諾文化節的舉辦不僅讓青年學子了解了徐玉諾及其作品,傳播了平頂山優秀的地域文化,而且提升了校園文化建設水平,推動了平頂山市徐玉諾文化研究的熱潮。
(文學院 陳旭)